您的位置: 首页 >教改天地>特色活动>详细内容

特色活动

悦听枫声(三十一)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1-05-13 14:48:48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绝句

释志南(宋)

古木阴中系短篷,杖藜扶我过桥东。

沾衣欲湿杏花雨,吹面不寒杨柳风。

【注释】

系:联接。短篷:小船。篷,船帆,船的代称。

杖藜:“藜杖”的倒文。藜,一年生草本植物,茎杆直立,长老了可做拐杖。

杏花雨: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。

杨柳风: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,称为花信风。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,每候应一种花信,总称“二十四花信风”。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,或称杨柳风。

【译文】

把小船停放拴在岸边的古木树荫下;拄着拐杖走过桥的东边恣意观赏这春光。杏花时节的蒙蒙细雨,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;吹拂着脸庞的微风已感觉不到寒意,嫩绿的柳条随风舞动,格外轻飏。

 

 

塞下曲

卢纶(唐)

林暗草惊风,将军夜引弓。

平明寻白羽,没在石棱中。

【注释】

惊风:突然被风吹动。

引弓:拉弓,开弓。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。

平明:天刚亮的时候。

白羽: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,这里指箭。

没:陷入,这里是钻进的意思。

石棱:石头的棱角。也指多棱的山石。

【译文】

昏暗的树林中,草突然被风吹动,将军在夜色中连忙开弓射箭。

天明寻找昨晚射的白羽箭,箭头深深插入巨大石块中。

 

 

大风歌

刘邦 (两汉)

大风起兮云飞扬,

威加海内兮归故乡,

安得猛士兮守四方!

【注释】

大风歌:这是汉高祖刘邦(公元前256-前195)在击破英布军以后,回长安时,途径故乡(沛县)时,邀集父老乡亲饮酒。酒酣,刘邦击筑(一种打击乐器)高歌,唱了这首《大风歌》。表达了他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。

兮:语气词,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“啊”。

威:威望,权威。

加:施加。

【译文】

大风刮起来了,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,威武平天下,衣锦归故乡,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!

 

李峤(唐)

解落三秋叶,能开二月花。

过江千尺浪,入竹万竿斜。

【注释】

解:能够。

三秋:农历九月,指秋天。

二月:农历二月,指春天。

过:经过。

斜:倾斜。

【译文】

能吹落秋天的落叶,能催开春天的鲜花。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,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。

 

泊船瓜洲

王安石(宋)

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
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

【注释】

泊船:停船。泊,停泊。指停泊靠岸。

绿:吹绿。

京口:古城名。故址在江苏镇江市。

瓜洲:镇名,在长江北岸,扬州南郊,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,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。

一水:一条河。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“河”,长江特称为“江”之外,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“水”,如

汝水、汉水、浙水、湘水、澧水等等。这里的“一水”指长江。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。

钟山: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。

【译文】

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,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。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,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。

 

 

敕勒歌

南北朝佚名

敕勒川,阴山下。

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,

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

【注释】

敕勒川:川:平川、平原。敕勒族居住的地方,在现在的山西、内蒙一带。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。

阴山: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。

穹庐:用毡布搭成的帐篷,即蒙古包。

笼盖四野:笼盖,另有版本作“笼罩”(洪迈《容斋随笔》卷一和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后集卷三十一);四野,草原的四面八方。

苍苍:青色。苍,青。

天苍苍:天蓝蓝的。

茫茫:辽阔无边的样子。

见:同“现”,显露。

【译文】

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。敕勒川的天空与大地相连,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。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,那风吹到草低处,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。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