悦听枫声(三十二)
夏的古诗
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
杨万里(宋)
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。
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
【注释】
晓出:太阳刚刚升起。
净慈寺: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。
林子方:作者的朋友。官居直阁秘书
毕竟: 到底。
四时:春夏秋冬四个季节。
别样:格外。
接天:与天空相接。
无穷碧:无边无际的碧绿色。
同:相同。
【译文】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,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。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,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。
夏日山中
李白 (唐)
懒摇白羽扇,裸袒青林中。
脱巾挂石壁,露顶洒松风。
【注释】
裸袒(tǎn):裸,赤身。袒,露臂。
青林:指山中树木苍翠、遮天蔽日。
脱巾:摘下头巾。
露顶:露出头顶。
松风:松树间吹过的凉风。
【译文】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,披散头发悠然自得的呆在苍翠树林中。将解下的头巾挂在石壁上,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。
小池
杨万里(宋)
泉眼无声惜细流,树阴照水爱晴柔。
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
【注释】
泉眼:泉水的出口。
惜:吝惜。
照水:映在水里。
晴柔:晴天里柔和的风光。
尖尖角: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。
上头:上面,顶端。为了押韵,“头”不读轻声。
【译文】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,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。
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,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。
所见
袁枚(清)
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。
意欲捕鸣蝉,忽然闭口立。
【注释】
牧童:指放牛的孩子。
振:振荡;回荡。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。
林樾(yuè):指道旁成荫的树。
欲:想要。
捕:捉。
鸣:叫。
立:站立。
【译文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,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。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,于是马上停止唱歌,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。
喜晴
范成大(宋)
窗间梅熟落蒂,墙下笋成出林。
连雨不知春去,一晴方觉夏深。
【注释】连雨:连续下雨。
【译文】窗户之间的梅子熟了之后落了下来,墙下的竹笋长成了竹林。雨不断地下,晴下来的时候甚至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,夏天都很晚了。
饮湖上初晴后雨
苏轼 (宋)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【注释】
湖:即杭州西湖。
潋滟: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。
方好:正是显得很美。
空蒙:迷茫缥缈的样子。
【译文】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,西湖水微波粼粼,波光艳丽,看起来很美;雨天时,在雨幕的笼罩下,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,若有若无,也显得非常奇妙。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,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