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科研之窗>科研成果>详细内容

科研成果

始于心 动于思 行必果
——我校高妍老师在2022年“黄浦杯”长三角城市群“温暖的教学”征文活动中获奖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2-09-26 14:30:21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
        祝贺我校高妍老师的论文《从“压”到“放”:给不配合小孩的教学多点温暖》荣获2022年“黄浦杯”长三角城市群“温暖的教学”征文三等奖。

     “黄浦杯”征文比赛是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、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、长三角城市群教科研究所、《上海教育科研》编辑部联合主办,参赛范围包括自长三角的上海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多个省份,历经多年“黄浦杯”长三角城市群主题征文比赛已经兼具教育科研前沿性与权威性,深受教育科研部门和广大教师的关注与喜欢。“黄浦杯”征文比赛每年切准改革重点推出征文主题,2022年的主题为“温暖的教学”,引导教育者关注如何让“人”回归教学中心。

       高妍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,将关注的视角放到课堂中的“不配合小孩”。这类学生有的是课堂行为习惯不好的,有的是看似专注实则默不吭声神游的。每个班级都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群体,给教师组织课堂、提高教学效率带来一定的挑战。《从“压”到“放”:给不配合小孩的教学多点温暖》这篇论文是以高妍老师执教的一个棘手的班级为例,阐述了教师从一开始的俯视他们,通过制定规则管理课堂,简单以”规“压制不配合学生,导致师生日久积怨,关系紧张;到初次调整,放弃压制,恩威并施,以”评价激励、家长助力”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外在学习动力;再到教师多措并举,走进学生,了解民意,投其所好,结合学科特点以兴趣引领,促思维发展,以观察之眼,赏学生之能的方式,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的故事。

   

       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,高妍老师找到了如何以温暖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,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,让“不配合小孩”配合课堂的方法。她在文中写道“教学,需要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。当我决定通过民意调查了解他们,投其所好改变教学,摒弃偏见,赏能任人时,我知道这份理解与支持的温暖不仅暖化了他们,也改善了我们之间的师生关系。”  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